文明“啄木鸟”爱挑城市小毛病

2010-04-21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文明“啄木鸟”爱挑城市小毛病

他退休后,

  钻研空调“飞雨”

  韩老今年70岁了,可精神矍铄,是江汽集团合肥车桥厂的退休工人,说起第一次“挑刺”,他嗓门洪亮。那是2003年夏,退了休的韩老喜欢读书看报,一次,合肥晚报刊登了一则《恼、恼、恼,空调“飞雨”何时了》的话题新闻,这引起了他的思考,“飞雨”扰民看似小问题,却是城市文明一个瑕疵,如何解决?韩老是学电工出身,对电器也是略懂一二,那段时间,他总爱盯着自家的空调“发呆”,甚至动过“拆了改装”的念头,偶尔还跑到商场对摆卖的空调“动手动脚”,这引起了营业员的怀疑,以为是别的厂家派来的“探子”。

  不久,他有了主意:一是加长排水管,二是增加一风扇将水吹到冷凝器上,三是增加一种电热盘将冷凝水蒸发。有了这些想法,韩福根不仅仅是参与话题讨论了,而是想变成现实,于是,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跑到合肥的一家空调器厂家上门献策,对方对此也十分重视,以信的形式对三点建议一一作了回复,尽管最终没被采用,但韩福根并不气馁,随后,写了一封建议书寄给了另一家外地品牌的空调厂家,很快,对方回了信,称他的建议非常专业,即使是科班出身的设计人员也表示钦佩,将会在今后的技术改进中采纳。为了表示感谢,厂家还送了他一本书。

  不满嘘声,倡导“文明观赛”

  2004年,媒体爆出一则消息,北京一些观众在亚洲杯足球赛场发出喝倒彩的嘘声,激怒了亚足联主席维拉潘。韩老看了如鲠在喉,恰巧,那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站的比赛在合肥举行,不能在家门口丢了合肥的脸!韩老再也坐不住了,连夜写了一份“怎样做一个文明观众的建议书”递到合肥晚报。让他惊喜的是,建议书次日被发表了。

  “观看比赛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不能偏向本国一方而对外国球队报以嘘声,观众在心态上是无国界的。为了使参赛的外国球队在合肥有进‘自己家’的感觉,主办方可以在比赛现场悬挂用外语书写的欢迎词。除英语外,还应有其他参赛国的欢迎词。另外,在赛前和中场休息时,还可以播放参赛国的歌曲。比赛现场应组织两个啦啦队,分别为两支比赛球队加油……”尽管过去6年,但韩老说起当年的建言,竟与报纸上的原文一字不差。

  为了让建议被大家认可并采纳,韩福根挺执着,给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栏目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等各个部门写信,但均无回应。当时,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韩老再次投书,直接寄给组委会主席刘淇。这次有了结果,4月初,奥组委回信了,对他提出的中肯建议表示感谢,这让韩老乐呵了好一阵子。

  2006年,中国体育报以《一位退休工人的建言》为题,将三点建议全文刊登,编者在文中说,“当我收到一封厚厚的挂号信时,我看到的就不是一封普普通通的读者来信了,而是一位中国老百姓期盼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一颗滚烫的心。”

  2007年8月,在得知合肥将举办中澳男篮对抗赛后,韩福根又拿起了纸和笔,向省体育局、市体育局等单位建言献策。

  为一句话,

  他跟公厕较上劲

  2008年,一个女台商一句感言让他铭记于心。“我每次出门不敢喝水,因为我说的是闽南语,很多人听不懂,所以,每当想上厕所的时候,就特别难找。”从那时开始,韩老开始寻觅起破解“找厕难”的良方。

  “别小看了厕所,这可是关系着城市的文明程度。”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韩福根一有空,就骑着个电动车在小街小巷找厕所,不找不知道,一找问题都出来了,路边的公厕指示牌太笼统了,藏在小街小巷的公厕往往要拐几个弯,别说外地人,就连本地人都会被绕晕了,有的公厕建得倒是漂亮,可连“公厕”两个字也没有,让人不知是何建筑物。

  有了这些“素材”,韩福根萌生了很多想法。一块指示牌是不够的,要是有三四块连续指引,那就再也不怕“巷子深”了。市容部门可以就地取材,在垃圾桶、电话亭、车站牌等标注附近的厕所。还有在合肥市旅游图上,除了标注旅游景点、餐饮住宿,还可以标注出其附近的厕所,甚至可以出一个专门的导厕地图。

  为了让这些建议付诸实施,韩福根又写了一封封建议书,投向了合肥、广州、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的市容部门,并得到了积极回应。北京市容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与韩老电话交谈了20多分钟,对他的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上海绿化卫生管理委员会也给他回了信。2009年,合肥市推出了公共厕所语音信息查询系统,携带方便的纸质《合肥市民出行方便地图》也出炉了。

  “四体会”将要在合肥举行了,很多外地人要来,韩福根还在惦记导厕牌的事,“合肥公厕的指示牌都只有一个,有点少了,在北京至少有3个,如果在附近的道路上多竖几个牌子,那就好找得多了。”

  爱管“闲事”,

  就是有股子韧劲

  韩福根爱管的“闲事”,挑的“刺”还有很多,看了逍遥津公园地下通道脏乱差的报道后,他寻思着如何将地下通道变美变亮,为此,他特意坐车到了南京,考察了那里对地下通道的管理模式,回来后又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建议;合肥小吃没有特色,形成不了品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给一些餐饮企业写信,建议将特色小吃“独立”出来连锁经营,做大做强……

  尽管很多建议提了没被采纳,但韩福根的热情并没有消退,他说,一座城市的文明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位市民都是文明的主角,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以后还将继续下去。韩老的小孙子在六安路小学,从铜陵路到阜南路,他每天骑着电动车接送8趟,一天下来有七八十公里路,五年了,他一直坚持着,对生活,对理想,他都有着这股子韧劲。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写在溪口-滕头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