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湖北省委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姚凯伦委员告诉记者:他曾经亲自去体验过一次高铁,并描述了他的切身感受,车站内信息服务不够明显,没有信息牌告知下班车何时到达、在哪个出站口出站。以至列车到达时,接客的不知到哪儿去接客人。而且,由于刚刚建成,车站十分空旷,在车站外接客区,基本没有垃圾箱,地面卫生较差;也没有指示牌告知厕所在哪儿。高铁应该是高品质享受,车站的这些软件都是比较容易做好的,高品质的享受应该从车站就开始。车站内要有好的信息服务,要像飞机场一样,设置信息牌,告知相关的信息。姚凯伦建议,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应急措施,提高应急能力,免得遇到突发情况,毫无准备,造成混乱。
随着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的开通,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时代已经来临。预计到2012年,中国高速客运专线总里程将达1。3万公里,到2020年,高铁里程将达1。8万公里,到时候完全告别一票难求的状况。对于高铁带来的便捷,湖北人感受尤为明显,去年,高铁合武线和武广线的相继开通,大大“拉近”了武汉和上海、广州之间的距离。今年两会期间,高铁票价是否太贵成为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湖北代表团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博导姚凯伦亲身体验了一次高铁后,认为高铁的管理、服务及应急能力与作为先进交通工具的高铁不相称。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铁路局局长余卓民对姚凯伦委员的观点进行了回应:“武汉高铁将不断改善服务。”
“武广高铁”在世界上的领先位置毋庸置疑,武广高铁开通后,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在2010年的春运中,武广高铁每天发送旅客7万多人次。而且,湖北将迎来一个更广阔的高铁时代。到今年底,武汉到上海的高速铁路全线贯通,武汉到上海仅需三个半小时。到明年底,随着高速铁路建设推进,武汉到重庆只需要四小时,到北京也只需四小时。也就是说,到明年底,从武汉到全国的东西南北方向,都将实现四小时到达。这样,武汉到各个发达城市的“距离更短”,武汉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发挥得更加明显。武汉铁路局局长余卓民坦言:“我对此十分理解,也觉得提出这些问题十分正常。”高铁和乘客还处在磨合期。他举了一个例子:就像我们买一台功能强大的数码相机,我们要学会更好地使用它,也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武广客专的开通还不到3个月,当然有很多配套设施还没有全部完善。虽然我们已经尽力想做好,但是依然有很多不足。我们也想了解,乘客还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怎样的便利。
正在北京召开的“两会”,全国人民在关注,铁路干部职工更在关注,尤其是从委员、代表门议论到与铁路相关的火车票实名制、春运中的优点和缺点、高铁软件需要完善等服务细节上存在的问题、不足,铁路部门将会广泛吸取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乘客的意见和建议,在原有基础上将不断完善铁路上各种硬件、软件等服务细节,确保广大乘客走得了、走得好、走的安全、走的顺心,实现铁路部门提出的“和谐铁路、平安春运,”真正让广大乘客乘坐火车感受铁路部门所带来的一路温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