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城市公共标识应站在“陌生人”视角设置城市标识

2009-08-19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规范城市公共标识应站在“陌生人”视角设置城市标识

初到一座城市,衣食住行往往都是大问题。其中以“行”为最甚。由于对环境陌生,初来者对于城市公共区域各类指向性标识的依赖性更强。反过来,站在“陌生人”的视角设置城市公共标识,也能起到更好的功效。

规范上海城市公共标识,可从多方面入手。第一,标识应尽可能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可以借助多要素予以形象表达。在城市的公共区域,应在适度语言描述的帮助下,多采用颜色、数字、箭头等最基础的认知要素制作标识。这可以减少识别难度,还能方便人们记忆。这类标识在使用初期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宣传,帮助公众认识和理解它们的含义。

第二,机场、车站、旅游集散中心等公共场所是城市的窗口。在这些窗口型场所,应增加多语言标识,尤其是英文标识。目前,上海两个国际机场在这方面已有较成熟的经验,上海火车站也有英语语音向导,但汽车站、旅游集散中心等公共场所的外文标识和向导还有所欠缺。此外,部分公共场所的外文标识也存在翻译不规范、不准确的情况。对此,不妨邀请国外专家或友人参与标识的制定与完善。这既有助于准确找到问题,还能增强公众对标识的重视。

第三,各级政府办公场所、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学校等大型公共建筑,是城市公共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其周围设置区域指示牌或引路牌,例如,在地面画箭头、在路旁竖指示栏或充分利用交通设施标明方位等。美国波士顿的著名景点“自由之路”就由地面上的一条红线贯穿始终,游人只要沿着这条红线慢慢走,就可以依次领略沿线的各大景点。

此外,在上海一些有历史人文意义的地点或场所,还可以专门制作铭牌,以记录和讲述它们所承载的故事。这类标识的作用不仅在于它能给市民带来方便,还在于它们能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行走在这样的城市空间,人们无疑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

● 美国波士顿的著名景点“自由之路”由地面上的一条红线贯穿始终,游人只要沿着这条红线慢慢走,就可以依次领略沿线的各大景点。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公共标识需要规范 标识应考虑个性化需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