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稀少位置隐蔽标志不清
延城街头“方便”不方便
□朱旺龙
“市区的公共厕所太少了,需要方便时常常无处解决。”近日,南平市民陈先生向记者倒苦水说,有一次走在三元路上,突然内急,而附近又没有公厕,只好跑到一家宾馆里去方便,还有次“偷偷摸摸”地到某单位去上厕所。
公厕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那么,南平市区的公厕现状怎样?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漫画肖明
交通协管员在执勤
弃土堆积无人清理
大排档摆到马路上
镜头一:设施陈旧,厕内脏乱
陈旧老式的外墙,与市区现代化建筑成鲜明对比。位于八一路仁爱医院边的公厕,记者才走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恶臭。进入男厕内一看,里面简陋、陈旧,厕位槽还是水冲式的,用过的卫生纸堆放在便池内一角,洗手池唯一一个水笼头还是坏的,无法使用。
在梅山坡路口,附近没有明显的公厕标志,金辉大厦斜对面摆着水果摊、开着小食铺,谁能想到公厕就隐蔽在摊点和食铺的中间。顺着狭小巷子走进厕所里,一股臭味即扑面而来,由于厕所里没有窗,大白天厕内十分昏暗,记者看到厕所便池周边的瓷砖已经结上厚厚的污垢,水泥墙上胡乱涂写着粉笔字和贴画,洗手池上的水管滴着水,却无法使用。
走进九峰山公园大门边的公厕,记者看到满地的废纸,洗手槽的水笼头也坏了,整个厕所似乎有好几天没清洗过。
而在所有公共厕所中,滨江公园流动公厕更让市民敬而远之,非不得已,不敢使用。记者看到,这类公厕男女合用,设备简陋,厕内经常堆积着粪便、纸巾之类的秽物,一走近,就有一股恶臭扑鼻而来。一位大婶告诉记者,她从来不敢上这些流动公厕,宁愿憋一会儿回家或找到附近的商店上厕所。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尽管市区一些主要路段内公厕的“保洁度”尚可,但总体上讲,市区很多设施过于简陋、陈旧的水冲式三类公厕,大都存在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卫生条件较差等问题,与南平城市文明形象格格不入。
镜头二:标志混乱,不规范
“请问附近哪里有公厕?”
“你从农贸市场边上的小巷上去,接着往右拐,然后进入胜利农贸二楼……”
近日,从厦门来南平旅游的马女士,在市区胜利街逛街时,内急想上厕所,却找不到公厕,只好向路人求助。进入巷子后,她依然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公厕的指示牌。无奈,马女士又询问了附近的商家,最终找到这个藏在“深闺”人难寻的厕所。这个经历让南平这个城市在马女士眼里大打折扣。
“往前100米向左转……”一些大城市的公厕引导牌让人一目了然,很快就能找到“方便”之处。而市区公厕的导厕路标却非常简陋,记者发现,在内急的时候想要按照路标来搜寻一个公厕,是件困难的事情,而一些经营者随意用纸皮、铁皮或者毛笔油漆制作的公厕标志,常常让市民“望标兴叹”,混乱的导厕路标不仅影响市容,而且还会误导游客。
商业城一家停车场的业主马先生抱怨,外地游客经常跑进停车场角落里小便,弄得墙角总是臭哄哄的。“其实在停车场不远的地方就有公共厕所,可是许多车主不知道。”马先生所说的公厕位于激情广场入口处的一个地下室内,离停车场不到100米远。在地下室入口处,一个用铁丝绑着的小木板,上面歪歪扭扭地用油漆写着“厕所”二字,不注意还真不知道这里有公厕,而附近却没有公共厕所的指示标志,难怪“内急”的游客会“迷路”。
“路上公厕很少而且隐蔽,去一些商场或店家里面找更方便。”21日上午,记者在滨江北路向一位环卫工人打听公厕的位置时,她这样告诉记者。随后她告诉记者,在江滨中路沿江外侧休闲观光平台有一处公厕。记者花了20多分钟的时间,才在双溪楼地下一层的楼梯下找到,而这个公厕连一个标志都没有。
镜头三:内急难“方便”
散步途中,最怕内急却没地方方便。在南平一家公司上班的叶小姐说,平时去公共厕所的机会少,上街也很少看到公共厕所的标志。但有一次经历让她感到十分尴尬。当时,她和朋友从解放路往市政府方向走,内急想上厕所却发现周围根本没有,只好硬忍着走回商业城找公厕。采访中,大多数市民表示,找不到公厕或者受不了恶劣的卫生环境,一些商场、店家里的公厕成了他们的首选。
堪称城市“活地图”的出租车司机也常常出现如厕难问题。据介绍,由于南平城区公厕数量不多,不少公厕旁又无法停车,出租车司机们只得憋着。而晚上如厕更难,因为大部分公厕都关门了,而在一些次干道和小街巷就更难觅公厕了,他们只好寻找角落就地解决。出租车司机黄师傅说:“干我们这一行,如果有客人或者不顺道,想上厕所的时候就只好忍一忍了。另外,停车太麻烦,这也让我们上厕所很头疼。”
张先生在一老式居民楼租了套房子,室内没有厕所。他向记者反映,虽然家门口有个公厕,但晚上11点后就关门了,晚上如厕得绕行500米到另一个公厕去“方便”。
“公厕太少或标志不太清楚确实不方便。春节前,父母到南平来玩,我没空陪他们,就让他们自己上街转转。结果,老人家只出去了一趟就不愿出门了。我一问才知道,他们想上厕所时找不到公厕。”外地来南平工作的陈小姐认为,近年来,随着南平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来南平旅游、探亲的人也很多,要让他们感觉到南平是个文明城市,不仅要设置清晰的公厕指示牌,还要让他们感觉到方便。
浓油烟、污秽物,味道难闻
猜拳声、吆喝声,声声刺耳
三元二路:夜宵排档扰民
大武夷新闻网讯 我市迎接全省文明城市总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有关部门也正强力推进文明整治工作。然而,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在延城依然随处可见。三元二路的夜宵排档便是其中一例。
21日晚8时许,记者随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察看延城市容,途经三元二路时,发现在城管部门多次劝阻之后,该路段夜宵摊点依然存在。浓油烟、污秽物,味道难闻;猜拳声、吆喝声,声声刺耳。
记者在该路段看到,一些食客不仅随意将垃圾扔到地上,个别醉酒者当街呕吐,甚至还发现两名男子内急了就在路边“方便”,毫不避讳路人。
记者还看到,这一路段路口转角处某餐饮店隔壁,门前堆满装修弃土,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些弃土已堆积多日无人清理。
对于这些不文明现象,市城管支队市容公用监察大队负责人许进延表示,此前城管执法人员已多次劝阻,但收效甚微。为加强整治效果,近日,城管部门将发出关于取缔违章占道经营的相关通知,随后还将采取专项整治,彻底净化市容。
(张向东/文 傅云/摄)
交通协管员
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
大武夷新闻网讯 2月19日17时25分,像往常一样,交通协管员潘国钦头戴黄色帆布帽、身穿执勤反光背心,左臂佩戴交警配发的交通督导红袖标,手执小红旗,来到南平市区新华路口斑马线前,在新一轮车流高峰期到来前做好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的准备。
老潘是此次我市为迎接省级文明城市总评检查,由交警部门委托南平市第二运输公司聘请的25名交通协管员之一。“这些交通协管员都是我们从曾从事过交通协管工作的人员中精选出来的,他们都有较强的责任心。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服务市民,做好交通劝导工作,交警部门在协管员上岗前已组织了两轮培训。协管员每天从8点至中午12点,下午3点至6点在路面上配合交警承担部分执勤工作。”延平区交警大队一中队指导员黄水华介绍。
据了解,交通协管员工作分为高峰期和低峰期两个时段。高峰期即每天的11时40分至12时、17时30分至18时,负责在主要交通路口劝导行人、车辆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并发放文明城市交通安全宣传资料。低峰期则负责规范停放在临时停车点的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低峰期时,交通协管员都是五六人为一组,负责路面巡查。而到了高峰期,交警部门则在主要路口,如新华路口、德辉路口、市政府路口、文体路口、滨江路朝阳路口等路段,安排4至6人,负责路口斑马线的交通秩序。”黄水华表示。
“近段时间来,经过交通协管员劝导,一些闯红灯横穿马路的不文明行为少了,我们过马路也更安全了。”许多市民认为,有了交通协管员,延平区主要路段上的交通秩序改善了很多。
(李燕文/摄)
占道经营何时休?
大武夷新闻网讯 南平市区鼓楼街至胜利街一带是商家林立的黄金商圈。然而,昨日下午,记者到此处探访时却发现,这短短不到400米的路段,人行道绝大部分都被店面外溢的货架和占道摆摊的商贩所占据。这种现象与当前迎接省级文明城市的氛围极不和谐。
沿鼓楼街一路前行,记者见到,不论是卖服装的,还是卖床上用品的,抑或是卖儿童玩具的,沿路数以百计的大小店面几乎都把店外人行道利用起来经营。在刚刚开张不久的胜利百货大楼外侧,摆着长长一溜服装摊拉,将整段人行道完全“占领”,过往行人只好走到马路上。在胜利农贸市场,靠近街面一侧的商户,全都把摊位向人行道上延伸,卖起香菇干货、各种水果,琳琅满目。而人行道外面,也就是马路一侧,则是一排菜农的摊位。在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后面,是满地果皮、菜叶、鱼鳞等垃圾,脏乱现象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