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人大强力监督,助推旅游经济步入“快车道”

2010-06-09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歙县人大强力监督,助推旅游经济步入“快车道”

歙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两届接力、连续3年听取和审议县政府旅游工作报告,相继开展了5次专项调研,下发了3份审议意见书。县政府把落实人大审议意见作为促进依法行政、推动中心工作的突破口,强力推进品牌特色化与旅游国际化建设,搞好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着力提升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市场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进程,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1-5月份,累计接待游客202.9万人次,同比增长37.9%,旅游综合收入达16亿元,同比增长37.4%。其中入境游客达8.5万人次,同比增长40.6%。歙县旅委主任吴东方表示,年初人代会通过的全年接待游客460人次,旅游总收入35亿元,其中入境游客突破19万人次的目标一定能够确保完成。他说,县人大多年不辍的支持与监督,给全县旅游经济以强大的发展动力,使旅游经济步入了“快车道”。

  一、加强与世博对接,做好“融入”文章。早在2007年初歙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伊始,就将工作目光瞄准了世博会。2007年初,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发出的第一份“审议意见书”是关于“旅游经济建设推进年”活动开展情况的审议意见,其中“瞄准世博会,融入长三角”的意见可谓高瞻远瞩,为歙县旅游营销战略拓展了思路。2010年1月20日,出席歙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230多名人大代表在会场驻地,为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落户歙县隆重揭幕,吹响了50万歙县人民“喜迎世博,百日冲刺”的“冲锋号”。县旅游部门致力做好 “世博旅游”文章,推出特色徽州旅游主题活动,大力拓展海外客源,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跃上新台阶,真正实现华东旅游目的地和徽文化特色旅游城市之目标。2010年“五一”小长假,歙县实现接待游客12.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757.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7.98%和 48.92%,其中来自上海的世博游客约占23%,世博效益明显。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大“古城”文章。2007年4月,履职伊始的歙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一项决定,要求县行政办公区迁出徽州古城,合理布局和调整完善城市功能。其核心内容就是对徽州古城加以保护,加快古城整治。为了恢复千年古城风貌,县人大常委会督促县政府本着历史遗存和现代风貌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徽州古城 “4310”计划(即紧扣徽州府衙修复、斗山街保护、渔梁坝景区、练江保护与开发“4个”重要节点,利用“3年”时间,实施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相继修复了徽州古城千年古城墙,在城墙上恢复兵马道,城墙下兴建以名人雕塑为主题的环城徽派园林,完整重现了古城墙及瓮城风貌。为迎接世博会的到来,徽州古城景区在原有六个景点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打造了古城墙、南谯楼和陈列馆等景致,于世博会开幕当天正式对游人开放。

  三、突出旅游节点建设,做活“业态”文章。紧紧围绕黄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大节点建设的要求,努力实现重要部位、核心领域、关键环节的新突破。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着重抓好古城、棠樾、新安江、雄村等四个4A景区的建设,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差异性的特色品牌,实现旅游业态的多元化。结合旅游产业链延伸,适应现代旅游休闲消费潮流,大力培育特色商业街区,促进保健养生、餐饮美食等特色休闲产业发展,培育旅游新型业态。将徽州古城打造成徽州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将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打造成村落文化、家族文化、徽商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将新安江山水画廊打造水上徽杭古道长廊,将“宰相故里”雄村打造成集现代与古代相结合、集休闲体验与网络游戏相结合的新型互动旅游型时尚复合式景区。

  四、狠抓市场宣传营销,做靓“特色”文章。精心组织开展第六届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新安江山水画廊枇杷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多层次组织大型旅游团队活动,加强与重要媒体之间的合作,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积极培育非周末和散客市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编排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展与周边区域合作,共推区域旅游产品,共享旅游客源。全面开展歙县旅游“三进”活动(“进社区、矿(企)区、校(园)区”),组合包装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巩固扩大境内市场份额,拓展境外客源市场。强力推进旅游综合提升项目的建设,加强项目建设督查,尤其是在乡村旅游景点的打造上,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品质,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推出特色的农耕活动,并有机融入旅游线路,丰富景区内涵,提升品位。同时,加大招商、选商力度,对项目库的现有项目进行核选,汇编新旅游项目库,吸引外来资金,推动适宜当前旅游发展需求的新型旅游项目建设进程,优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全面推进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

  五、强化旅游创建和管理,做优 “服务”文章。开展服务员、导游员、讲解员、驾驶员培训和星级评定工作,积极开展景区(景点)综合整治,规范旅游行业管理,不断优化旅游发展和服务环境。全面推进歙县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扎实做好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开展景点创A、宾馆创星、乡村创专、乡镇创优和农家乐创示范等“五创”活动,实现旅游服务信息化、标识标牌标准化。不断完善旅游服务网络建设,发展网上管理与服务,提高旅游管理和经营服务信息化水平。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旅游管理职能部门及旅游发展公司人员素质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辖区内旅游企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水平和行业自律能力,实现了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