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WTO理由是因为那不是汉语

2010-04-19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不用WTO理由是因为那不是汉语

“成龙被任命为WTO首位亚洲大使”,听过这件事吗?

“CCTV显示公司总裁在办公室强奸女秘书全过程”,这可能吗?

“NBA决定成立一支女子拳击队”,是不是太离谱?

“CBA决定在PK设立联络处”,这是人话,鬼话,还是火星人语?

这些英文缩写,在英语国家广为流传。但如果直接用于汉语中,那整个儿就让人晕了。即便是汉语言学家,恐怕都难解其意。要是用于电视、广播、报纸中,那不知要绞出多少人的脑汁。

实际上只要把这几句话中的英文缩写换成汉语,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全部是事实。不信?你把WTO换成“世界旅游组织”,把CCTV换成“闭路电视”,把NBA换成“美国拳击协会”,把CBA换成“澳洲联邦银行”,把PK换成“巴基斯坦”。这样替换,是不是小学生都很清楚?

在英文缩写可否镶嵌在汉语中的争论中,“赞成派”和“反对派”似乎都没有点中穴位。赞成者认为要是把这些英文缩写逐出汉语,会给人带来不便,并且显得狭隘,对外来文化不够包容。其实说这话的人才有点狭隘,他们眼中的WTO就只有一个世界贸易组织,想当然地把CCTV等同于中央电视台,对一个英文缩写的多种含义不甚了解。退一步说,如果英文缩写可以用于汉语,那么德语缩写、阿拉伯语缩写是否也可以嵌入进来?否则,不就产生语言歧视了,那非英语国家的人会不会嘲笑我们“崇英媚美”?

当然,反对者的调子也太高了点,说使用外来语是对自己语言的不尊重,关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关乎国家统一,要维持汉语的纯洁性。这帽子戴得有点过高,有语言种族主义嫌疑,也比较狭隘。其实呢,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也是开放的,“纯洁”的潜台词是不接收外来词汇。太纯洁了,汉语中就会少了“坦克”“沙发”“干部”“克隆”“可口可乐”这样生动的词汇。更有极端者,要求把中外文道路指示牌上的英文换成汉语拼音,以维护尊严。有了汉字,还要汉语拼音干吗?

在英文中,我们能看到“Guanxi”“Jiaozi”,但见不到“关系”“饺子”。那么在汉语中,我们是否也只接受“超短裙”“布丁”,而不要“MINI”“Pudding”?实际上,不用WTO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那不是汉语,非关纯洁、尊严,也非关保守、包容。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旅游住宿 你注意酒店的安全标识了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