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世博大客流,“城市名片”准备好了吗

2010-04-04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面对世博大客流,“城市名片”准备好了吗

【市政协委员建言】各景点要与世博园区“共唱一台戏”

“应该给各个景点提个醒”,这是去年底市政协学习委员会与本报就各景点世博大客流接待能力进行调研之后得出的结论。在综合调研结果之后,委员们一致认为,各方游客在看世博的同时,也在感受上海的变化,上海的知名景点正是展示上海风貌的重要窗口,它们的接待水平不容忽视。

委员们认为,利用现成经验应对世博大客流存在两种局限。一是以往应对大客流的举措属“短期应对”经验,可以应对三到五天的大客流压力,但是世博会期间,大客流压力持续184天,应对好这种长期大客流,各景点的预案还有完善空间;二是过去在黄金假期等形成的大客流都是自然形成,而此次的大客流具有指向性明确、到达时间统一等特点,需要更高的接待水准。因此,对世博会大客流的到来,上海的景点应该有新认识和新准备。

委员们认为,作为园区外的“展台”,各个景点应充分完善接待预案,让身在其间的游客充分感受上海的美好,上海市民的友善。此外,各个景点还是为世博会分流的“天然水库”。委员建议,世博会园区与各景点之间应建立一个信息共享机制,由市旅游局等职能部门统一各处的客流信息,并及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及户外媒体等发布,方便游客在游览时先一步做出选择。

“上海各景点应自觉成为世博理念的实践区,世博快乐的延伸区。景点的精彩能为世博会添彩,景点的平安是世博会平安的重要组成部分。”委员们认为,要强化各个景点“与世博会共唱一台戏”的大局观,各个景区应建立客流时刻表,与园区内充分联动。同时景点要提升责任感,将服务水准依照世博园区的接待标准相应提高,做到“人人都是东道主,处处都是世博会”。 本报记者 刘力源

【记者回访】南京东路步行街:商家“内厕”全部向游客开放

■本报见习记者 钱蓓现场报道

南京东路商圈共有648个商业网点,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南京东路步行街,即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段。商圈全年客流总量2.5亿人次,日均客流68.8万人次。

作为上海的标志性景点,逢双休、国庆、元旦等节假日,南京东路步行街都须应对大量客流,因而有丰富的经验和常态化的应急机制。步行街是开放式的景点,景区内人流量一旦影响到游客的舒适度,游客能够自发向两端疏散。

步行街两侧商家能提供各种机动服务。各种餐饮企业构成丰富,可以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所有商店内部厕所都向游客开放;夏日时节,游客可以到商店内避暑,如果发生中暑之类的意外,附近药店将提供紧急救助。

上海科技馆:安保向国际标准看齐

■本报见习记者 陈超逸 黄春宇现场报道

上海科技馆从2001年开业就设立了较高的建设和运营标准,在应对大客流方面从容不迫,世博园区的场馆建设也前来“取经”。

作为上海重要的外事活动场所,科技馆举办过各类高规格、国际性的会议及重要接待活动,在安保方面向国际标准看齐,安全监控设备均符合要求。今年围绕世博会安保工作重点,根据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科技馆结合自身特点在原有3台安检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7台安检设备,并参照公安部门最新技术防范标准,对馆内原安防系统进行更新改造。为了应对展会期间可能到来的高峰客流和突发事件,科技馆制订了10多个应急预案。

世纪公园和世纪广场:“居家式保洁”提升环境标准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 任思蕴现场报道

世纪公园管理有限公司抓住世博年的机会,对公园内景观进行了更好的开发。公司花数百万元对7号门进行改造,把入口向内推进,使广场更为开阔,同时此处还将新建一家餐厅。

世纪广场推出了“居家式保洁”的工作方法,按照“可席地而坐”的标准对广场环境进行打扫清洁。“居家式保洁”定岗定位,每个保洁员“认领”一块区域,全面负责。世纪广场要求保洁员对自己负责的区域每天进行跟踪巡回保洁。

海洋水族馆:增加200多个停车位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 任思蕴现场报道

海洋水族馆位于陆家嘴中心区域,门口有多条公交线路,步行两三分钟即到达地铁2号线陆家嘴站。海洋馆有自己的停车场,室内停车位50个。为了迎接高峰时的大客流,水族馆很早就和周边单位开展合作,例如和正大广场签订互助协议,借用其停车场,增加了200多个停车位。

为了提高应急疏散能力,海洋馆每月都举行消防演习,员工轮流接受培训,做到每个人都能熟练带领游客从8条疏散通道迅速撤离。海洋馆还与陆家嘴警署签订协议,必要时由警署协助进行治安、交通等方面的管理。医疗急救方面,水族馆和东方医院有紧急救援联动机制,医院随时为水族馆提供帮助。水族馆工作人员进行过应对突发疾病的演习。

豫园:7扇大门必要时全部打开

■本报见习记者 钱蓓现场报道

相比外部商城,豫园可谓“闹中取静”。豫园日均人流量在5000到1万人次之间,大约是外部商城的2%到10%。豫园一共有7扇门,平时只开两扇,必要时可以全部打开。

豫园是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所有指示牌的设立都刻意避免对整体环境的破坏,园中没有设立护栏、残疾人通道或其他用于引导客人的设施。如果游人比较多,在台阶、拐角、水边都会增加工作人员引导,同时会安排游人按单向路线行走,避免相互摩擦。

豫园没有“核心景区”。17个垃圾筒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角落,基本上50步之内就能看到一个;园内有两个厕所,男女各12个蹲位,厕所不大,但非常整洁;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处都有急救箱、轮椅等急救设施。

据悉,豫园共有70名工作人员全天候值勤,他们在上岗之前都经过专门的培训,能够引导游客、急救等等。此外,豫园还有一批签约志愿者。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阳泉又有86家单位内设公厕免费开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