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份,天河区燕岭路,一个废弃的路牌仍高挂半空。当时该路段部分路牌因指示不清而受到司机诟病。 信息时报记者 杜翠 摄
羊城晚报3月26日报道 广州建设部门昨日发布招标公告,将斥资约2500万元对主城区内荔湾、越秀、黄埔、天河、海珠、白云六区及内环路、环城高速区域共计3000余块路牌进行大升级。据悉,此次升级将不搞“一刀切”,采取对原路牌进行改善翻新、新建、拆除3种方式,只有很旧或很不合理的路牌,才会彻底更换。
此次升级将按照去年交通研究部门制定的《指示路牌设计指引》进行操作,力求彻底解决旧路牌指示不清、错误、遗漏等众多积弊。
专家调研一年定指引
广州现有路牌的积弊早已为市民所熟知,不仅外地司机看不明白,广州本地司机也常常搞不清楚一些次干道的通行情况。
据了解,很多主干道包括环市路、东风路上高大的绿化树经常挡住交通指示牌,内环路有些出口接驳的城际高速公路名称指示不清,中山一立交、天河立交等交通咽喉的路牌上的字太小,更不用说珠江新城里面宛如迷宫一般的路网和让人晕头转向的路牌。
对于上述弊病,市城乡建委、市交警支队、市交通研究所等单位专门组织专家,历时一年,对广州现有路牌的问题进行详细调研并编制形成专业报告。通过和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路牌进行详细对比后,专家们于2009年3月制定出一套《指示路牌设计指引》,对后续的广州城区路牌改造和设置进行规范和指导。
报告按照高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的方式划分,对不同级别的路牌设置标准制定了详细的规范,诸如路牌的面积大小、字体大小、摆放位置等都一一作出要求。
或翻新或新建或拆除
更换路牌会不会像最初的“花岗岩”事件一样,搞“一刀切”,不论好坏一律拆除重建?记者了解到,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上述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建设部门从去年底启动了主城区路牌改造升级项目,昨日这一项目对外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公告中指出,将采取拆除、旧牌更新、新建3种手法,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3000余块路牌中采取更新方式改造的将近1800块,占了总数的六成,而新建路牌将近1000块,需要拆除的旧路牌则约为300块。经过上述分类,整个改造成本约为2500万元,平均每块路牌改造费用将近8000元。
6月份左右全部完工
大规模搞路牌改造,是否会造成交通标识暂时混乱?据介绍,路牌的改造其实很快,新建的路牌在厂里预制好后,一两个小时就能拆旧换新,只要利用凌晨时分更新,肯定不会造成交通混乱。招投标完成之后,这一改造就会立即进行,大约在6月份左右就能够全部完成。
各区域路牌分布:
(1)越秀区、荔湾区内现状共设762块标志牌(不含内、外环):本次对现状的改善实施部分包括原牌面改善标志牌623块,新增标志牌530块、拆除标志牌123块;
(2)天河区现状共设708块标志牌(不含内、外环),本次对现状的改善实施部分包括原牌面改善标志牌593块,新增标志牌298块、拆除标志牌105块。
(3)黄埔区内现状共设261块标志牌(不含广园快速、东二环、广深高速),本次对现状的改善实施部分包括原牌面改善标志牌193块,新增标志牌132块,拆除标志牌13块;近期建设道路部分的改善方案新增标志牌11块。
(4)白云区内现状共设752块标志牌(不含广清高速、机场高速、北环高速、华南快速等),本次对现状的改善实施部分包括原牌面改善标志牌543块,新增标志牌161块、拆除标志牌26块;近期建设道路部分的改善方案新增标志牌1块。
(5)环城高速梳理改善实施部分包括原牌面改善标志牌398块,更换或新增牌面39块,拆除标志牌24块。
(6)内环路梳理改善实施部分包括原牌面改善标志牌107块,更换或新增牌面2块,拆除标志牌4块,牌面迁移9块。
(7)海珠区梳理改善实施部分包括原牌面改善标志牌21块,新增牌面2块,拆除标志牌1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