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
建设总体规划本月编制完成
省发改委:今年将下大力气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洋浦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重点项目
今年550亿重金打造135重点项目
省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1月底前编制完成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记者从会上获悉,省发改委今年将围绕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合理布局、谋划培育一批支撑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博鳌机场、西环铁路等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加强旅游线路、景区、景点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
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35个,年度计划投资550亿元。按照省委、省政府“四个一批”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协调力度,落实土地、环评、资金等建设条件,开工建设红岭水库、西环铁路、昌江核电等项目;确保东环铁路、马村港一期、金海160万吨造纸、80万吨甲醇、中航特玻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和海口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25个污水和21个垃圾处理项目全部竣工运行;加快推进海南航天发射场、大广坝二期、海口-屯昌高速公路、三亚绕城高速公路、海南电网建设与改造、中海油精细化工、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和海棠湾等一批综合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下大力气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100万吨乙烯、200万吨LNG、LPG制烯烃、洋浦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国投孚宝石油商业储备基地等重大项目前期的工作。用好公路建设投融资平台,筹集我省公路建设资金;推进东环铁路股权转让,筹集西环铁路建设资金。支持海胶集团、海南康芝药业、先锋医药等企业上市。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供水、供气、水电、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旅游发展
按国际标准加强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旅游业是海南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今年将联合相关部门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加强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抓紧规划招商建设大型主题公园、大型综合娱乐购物设施、休闲体育运动基地、三亚邮轮母港和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积极开发热带雨林游、海上游、房车游、露营游等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旅游吸引力,满足国内外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快旅游标牌、标识,旅游厕所的改造和游客到访中心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立足发挥资源、区位和产业基础,大力培育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一批高端的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业项目建设。
2010年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5%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7‰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期下降2.0%以上
2009年
预计GDP增长10.2%
2009年是海南发展史上不寻常的一年。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实现1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0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亿元、增长1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8.2亿元、增长22.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680元和4750元、实际增长9.6%和9.2%
改善民生
今年切实解决
群众住房困难
保障性住房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干部职工、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新建廉租住房7800套、39万平方米,购、改、租廉租住房2200套、11万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10400套、82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农垦、国有林场、工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和大广坝等库区移民危房改造。
就业
落实好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大项目工地、省外务工。特别要把增加居民收入与我省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结合起来,鼓励群众参与本地城镇化和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劳务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让当地居民真正从城镇化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直接受益。力争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农村劳动转移就业8万人。
社会保障
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前实现60岁以上农民养老保险全省覆盖。继续提高我省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优抚对象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