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本月18日刊出《造价颇高的地下通道缘何遭冷落?》报道,反映了东莞大道—怡丰路口地下通道建成月余还未开通的情况。记者昨日获悉,该通道已经于本月22日开通。但随后记者现场走访发现,新开通的地下通道仍遭冷落,行人并不多;大部分行人仍选择直接横穿东莞大道。
东莞大道-怡丰路口地下通道早在2006年底便开始动工兴建,原计划于2007年9月竣工。但该通道直到今年才建好,建好之后又因为养护费用分摊未协调好而迟迟没有开通。经过东莞市城管局召开协调会,东城和南城就养护费用问题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因此该通道于本月22日开通使用。
记者昨日中午来到通道现场,该通道连接东莞大道两侧第一国际和卡布斯广场,共有4个出入口,其中东莞大道第一国际旁的通道的2个出入口设有电梯,电梯口用封条拦住,上面挂有公告称“电梯正在测试当中,请走楼梯”。卡布斯广场前的2个出入口,则在阶梯中间建有长滑梯,可供自行车等推行。步行下楼梯后,进入隧道,可以看到隧道顶端装有两列灯管,亮着灯,光线明亮,崭新的通道内比较干净。
![]() |
新开通的地下通道 |
但记者发现,干净明亮的通道也极少市民光顾。在记者观察的10分钟时间内,没有一个行人通过,大多行人仍然冒险横穿东莞大道。家住东泰花园的倪小姐也告诉记者,前日下午她在过通道的过程中发现,10分钟的时间内只有五六名市民通过通道,而选择横穿东莞大道的市民则多达30多人。
记者采访部分行人得知,大部分人横穿马路是因为不知道隧道已开通,也有部分人表示是“图方便”。记者在现场观察得知,由于现场没有明显的通行标识和指示,令许多行人并不知晓通道已经开通。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通道刚刚完成移交便立即开通使用,目前指示牌的设置方案还在制定中,将在通道附近增建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