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旅游科学发展理念塑济宁旅游目的地形象

2009-11-20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树立旅游科学发展理念塑济宁旅游目的地形象

  我市旅游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壮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然而,作为旅游资源和文化大市,我市旅游特色还不够鲜明,旅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旅游城市形象还不够突出,旅游经济优势还未得到充分显现,还没有真正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将济宁打造成为知名品牌和旅游目的地,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明确形成旅游目的地应具备的条件;二是要分析成为旅游目的地,济宁旅游的现状;三是打造旅游目的地的战略举措和努力方向。

  成为旅游目的地应具备的条件

   旅游目的地的形成,需要有独特而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旅游目的地靠仅有独特的旅游景区是不够的,要求具备一个有2至5天的游憩内容及游程构成,有足够且合格的接待设施、方便的交通进入条件以及符合多种需求的配套服务。一般而言,一个区域要成为旅游目的地,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要有独特的旅游吸引物,即要具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特色自然景观或人文历史名胜等旅游资源。一个地区内的特色自然景观或人文历史名胜等旅游资源可以成为该地区最突出、最具有特色的旅游吸引物。

   第二,要有特色的核心旅游产品,即要具备能够满足目标游客2至5天的游憩体验的旅游内容以及游程。旅游资源并不等于旅游产品。游客所追求的旅游体验必须通过一定的旅游项目来实现,这些项目就是旅游产品。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经过的整合、设计,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能够满足目标游客某种体验追求的旅游项目,一个地区如果只有旅游资源,没有开发出能够满足顾客需要的特色旅游产品——也就是说没能提供能满足游客游玩、娱乐、购物等需求全面体验的载体,就不可能成为旅游目的地。

   第三,要有齐备的旅游产业链及完善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旅游产品从整体上看,是一种组合型的产品,它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购物品等多种要素构成。从整个旅游过程来看,提供旅游产品的不同行业组成了一个链状结构,游客从旅游过程的始端到终端,需要众多的产业部门向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他的各种需求。其中,不仅包括旅行社、交通、酒店、景区、商店、旅游车船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等旅游核心企业,还关联到农业、园林、建筑、金融、通讯等辅助产业和部门。前者构成了产业链的链上要素,后者为产业链的动态链接与正常运营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这就需要旅游目的地具有开放完善的旅游设施。一是要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者对目的地城市的接受度;二是要增加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内部通达性,如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服务、畅通的信息供给等。

   第四,要有与众不同的旅游品牌形象和氛围。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生命,一个良好的个性鲜明的形象可以形成较长时间的垄断地位。旅游目的地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在游客心目中有别于竞争者的产品,使旅游产品乃至旅游地本身在游客心目中成为有代表性的印象或形象,最终成为游客进行选择和做出购买决策的依据,并在旅游目的地形成一种能够体现出品牌形象的氛围。

  济宁旅游的现状

   第一,济宁具有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条件。现有各类文物点7000多处,古建筑3000多间,库藏文物15万件,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60处,市级145处。可以说,在旅游资源的禀赋和丰富性方面,济宁确实与众不同,这些资源中有些在全国、全世界也具有唯一性。但是,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项目,旅游项目不等于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更不等于旅游品牌;作为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础,济宁市经济发展基础良好,经济总量居全省前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业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第二,济宁打造旅游目的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济宁缺旅游产品。目前济宁虽然对外宣传形成了孔孟文化、运河文化等五个不同风格的旅游区,构成“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的旅游格局。但实际上,这五大旅游区提供给游客的基本上是一种观光产品,产品结构单一,难以吸引大批的游客。

   二是济宁缺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严格的说,不是缺品牌,因为“孔孟之乡”“水泊梁山”已经家喻户晓,而是品牌形象不突出或者说不明确。旅游品牌形象塑造必须与目标游客心目中的形象相吻合,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必须是目标游客或者社会公众所普遍认可的而不是旅游区自己定下的,决不能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游客,绝不要轻易试图改变消费者头脑中固有的观念。正确的做法是应先了解目标游客头脑中现有的观念,然后引伸出新的观念,形成某种新概念,表达出旅游地形象的差异,对预期消费者群体产生强有力的吸引力。通过迎合、引导、创新使消费者获得全新感受。

   三是济宁缺旅游产业链。济宁目前尚未形成围绕核心旅游产品所提供的各种相应的旅游服务产业链。一是餐饮业和休闲娱乐业相对不发达,未形成系列的美食旅游和娱乐旅游产品;二是没有形成大容量的旅游区。济宁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各个主要的旅游区点都没有大容量的游览空间,缺少让游客逗留超过2个小时的游览项目,导致游客的逗留时间短,游客的单体消费水平不高,对旅游产业的贡献率较少,使得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也难以形成规模。三是旅游企业构成不合理、整体实力偏弱。济宁旅游饭店建设上低档饭店供给过剩,而适合高端游客的高星级饭店与适合旅游者需求的、中档的旅游饭店供不应求。许多旅游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分散,使其在服务质量、产品价格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抗风险能力,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四是济宁缺氛围与外部环境。五大旅游区均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氛围;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由于济宁旅游市场规范体系培育相对滞后,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景区景点管理还比较粗放,条块分割,恶性竞争仍然存在。

  如何将济宁打造成旅游目的地

   第一,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的大环境。树立“城市旅游化”新理念,把旅游业发展全方位地融入整个城市发展之中,把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内在动力和重要产业来打造,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在市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区各车站等城市窗口要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免费提供我市的旅游宣传。完善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标志标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统筹考虑旅游功能的需要,充分挖掘旅游观光价值。市区公厕新建和改造要按一类公厕标准实施;加大流动公厕的投放,以满足旅游旺季和举办大型会展、节庆活动时的游客需求。

   第二,注重市场促销,提升营销理念,拓展营销渠道。从国际经验看,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与其促销力度关系密切,是旅游发展的先行者,应注重促销组合。一般来讲,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推广与传播主要有以下途径,例如传统广告、宣传品、公共关系、优惠策略、口碑传播、展览和网络等。此外,在目的地形象推广方面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形象主题确立要张扬个性,契合潮流;二是形象推广要持之以恒,舍得投入;三是形象塑造要高度整合,相互呼应;四是形象提升要借机造势。在旅游市场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化的今天,营销渠道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其中包括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直通渠道、以旅行社和景区为核心的营销渠道、以政府行政行为的公共关系营销渠道等等,从实践中看只有有效的和终端渠道整合起来,传播效果才能有效发挥,拥有良好的营销渠道就意味着拥有了市场。

   第三,旅游产品开发多元化与纵深化。济宁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品位高,具有开发各层次旅游产品的潜力,需针对多元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设计、开发不同类型和档次的旅游产品。在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行旅游产品纵深化、品牌化,培育精品工程。

   第四,树立“孔孟之乡、东方圣城”等主体旅游品牌形象。“打好 ‘文化牌’,如‘孔子牌’、‘水浒牌’、佛教牌’”等,加快建设围绕“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和一系列休闲项目。基于济宁的孔孟之乡资源,可考虑突出济宁是“世界教育发祥地”这一品牌形象的打造。要不断推进资源整合,注重旅游与文化的紧密结合,努力用文化品牌提升旅游产品层次,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意蕴,把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文化品位、提供文化服务贯穿于旅游产品各要素之中,鼓励、扶持重点旅游景区设立旅游文化演艺中心,引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升文艺创作水平,营造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培育几个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反哺并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

   第五,进一步发展旅游交通。加快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至重点旅游区(点)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开通市区与主要景区(点)的旅游专线车,形成旅游客运网络。建设、交通部门在新建、改建城区街道、公路时应把旅游区(点)指示牌的设置纳入建设规划,并由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已建成的城区街道、公路的旅游区(点)指示牌设置由旅游部门提出方案,公安、建设、交通、旅游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加快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停车场所建设,交通部门应适当增加旅游客运车辆的投放,凡符合资格的旅行社因经营需要而要求增加车辆指标的,应及时予以审批。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上海市中心城区不规范道路指示牌整治成效明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