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观冲刺4A 精心缔造陇上第一名观

2009-11-13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玉泉观冲刺4A 精心缔造陇上第一名观

  玉泉观景区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天靖山麓,毗邻城市中心,是天水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宋末时遭毁,元代初期重修。历元、明、清三代的扩建重修,形成一处拥有89余座建筑的大型道教宫观。观内殿宇巍峨,碑石林立,古柏遍布,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宏大的古建筑群,众多的历代碑刻,苍劲的古树名木,深厚的道教文化构成了玉泉观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旅游富市”、“旅游强区”发展战略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扶持下,玉泉观景区坚持以打造陇上第一名观,建设最佳人文景区为目标,以创一流景区,树一流品牌为方针,逐年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提升景区服务接待档次,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启动实施了以解决景区出入口环境为重点的景区山门区拓建改造工程,以消除古建筑安全隐患,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夜景风采为主题的玉泉观景区供电及亮化线路改造工程。同时实施完成了以提升服务设施水平为重点的停车场、后山步行道以及三星级旅游公厕建设工程,新建设施齐全,档次较高,面积为120平方米的仿古水冲式环保型公厕2座,彻底解决了玉泉观景区公厕脏、乱、差问题。在景区停车场建立罗哲文、王文元、任法融题词碑石各一处,整修重铺停车场1100平方米,铺设林区道路1000多米,安置景区内休闲座椅40余套。新修排洪渠900余米,实施了景区绿化和古树复壮工程,对景区林区枯树进行了补植、新植,共栽植桃树、侧柏、石榴等树6种13100株,对20余株古树进行了抢救保护或复壮保护,加设了防护栏。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年加快,景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社会知名度和综合影响力明显提升。

  同时,在每年“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摆放鲜花数千盆,美化了景区环境,营造了节日氛围。特别是2009年以来,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达标为目标,启动实施了玉泉观景区游客中心建设工程及景区服务设施查缺补漏工作。新建一楼为游客购物、问询、休闲、物品寄存和观看影视、阅读报刊,二楼为多功能会议厅、领导和社会名流留影及题词展厅,三楼为办公区集星级厕所为一体,面积为1100多平方米的仿古游客中心一处。安装和完善各类导游牌、简介牌、标识牌、指示牌等61块,安置与景区环境相协调的各类休闲座椅70余组,垃圾箱60多个,全面清洁美化景区环境,摆放鲜花4000多盆,新装固定IC磁卡电话2部,印制发行玉泉观邮政信封1000多个,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及执行记录8方面12项;完善了景区急救医疗体系,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购置了医疗急救药品和设备;配备了游客应急用雨伞、童车、轮椅车和拐杖等器具,进一步完善了景区的旅游服务接待功能,提升了景区服务接待水平和景区的品味与档次。同时,近年来进行省内外旅游推介十余次,印发宣传资料5万份,在景区官方网站宣传景区动态信息90期,上报景区信息120期,报刊宣传数十期,有力提高了景区的社会知名度和综合影响力。此外,玉泉观景区还加大了对景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从门口售票员、检票员、讲解员到景区管理员,三十五名景区公益性岗位再就业人员和道协人员进行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训,有力提高了景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玉泉观作为天水历史上最重要的人文景区之一,文化内涵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历来都是文人墨客聚集地,玉泉观恢复了7方玉泉观历史匾额和一幅楹联,增添了玉泉观文化内涵。为了进一步彰显玉泉观的文化内涵,玉泉观景区在制作14块历代诗词展板、举办历代碑刻拓片展的基础上,成功举办了每年一届的“上九”文化庙会,另外还举办了两届玉泉观重阳节登高文化活动、四届“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4次书画家交流活动,还曾承办了秦州区“玉泉之夜”消夏纳凉晚会。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打造文化大市、文化大区的同时也为陇上文化名人交流聚会搭建了一个平台。如今玉泉观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进行文化交流,广大市民选择休闲聚会的重要场所,成为誉满陇原的第一名观。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优秀旅游城市”迎来例考 明日济宁将进行复核验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