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80%旅游公共标志设置规范
仍有双语标志翻译错误、导向标志设置不够、标牌指示信息失真、标志陈旧毁损等不足
海口市某公共旅游休闲场所,一专用车道告示牌子,缺少图案及英文标识。
城市名片、世界语言、无声导游———这是标准化专家对公共信息图形标志(以下简称“公共标志”)给出的形象化解释。形形色色的公共标志,是市民和游客在城市里生活游览的好帮手。今天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海口旅游景点80%以上的公共标志设置规范,为市民和游客生活旅游提供了方便,塑造出了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据介绍,公共标志是以图形、色彩、文字及组合,表示公共区域或设施的用途和方位,提示和指导人们行为的标志物,包括各类导向标志、图文信息指示和各类公共信息标志等。
今天记者在走访海口万绿园、假日海滩等旅游景区,以及公园、酒店及车站等场所发现,这些区域大部分公共标志设置规范,旅游景点80%的公共标志设置,符合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要求。
河北游客杨和坤说:“海口旅游景区的公共标志设置得很好,需要找什么地方自己能很快找到方向和目的地,比较便捷。”
海口假日海滩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假日海滩里的公共标志基本上按照国家标准来设置。对于海口此次在全省推广标准化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景区也将立即开展自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标志,立即拆下并更换成新标志。”
尽管海口旅游景区大部分公共标志设置规范,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双语标志翻译错误、导向标志设置不够、标牌指示信息失真、标志陈旧毁损等。
“与国际化接轨,按照国际标准设置公共标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很有必要。”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王健生如此认为。
他说,长期以来,海口的游客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国内游客为主,但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步伐的加快,客源结构将会越来越多元化,仅有中文标识难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变化。而国际通行的标识系统,能够解决外国游客在本地旅游度假语言不通上的不足,弥补当地居民及游客短时间内无法提高英语等多国语言进行旅游服务上的缺陷。
海口某公共旅游休闲场所,一停车标识老化而不醒目。
海口市某旅游酒店的售票点,尽管有英文翻译,但是缺少规范标识。
他山之石
广东:实施《公共标志英文译法规范》省地方标准,对全省行政区划与市政交通、旅游景点、商业服务业、体育场馆、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共标志的英文译法进行规范。
成都:由政府部门邀请高校外语教师、留学生、外籍专家等组建全市翻译专家委员会,对全市公共场所多语标志的翻译内容进行咨询和指导,并把“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纳入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
扬州:所有的旅游景区在入口、停车场、路标指示、文物、危险地段设施、游览游乐设施等地方设置规范的、中英文对照的公共信息图形标识,并要求3A级以上景区需有四种以上语种;2A级景区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需有三种以上语种;1A级景区需要做到中英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