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指示牌”被驾驶员和行人称作“无言的向导”,因此,地名标注、道路指示牌设置,必须准确、适时。否则,将误导车辆和行人,给市民日常生活、游客观光等带来不便。近年来,随着市区路网建设强力推进,锡城道路指示牌“一路二名”、“有名无路”、地名标注错误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太湖广场南新图书馆前,连接清扬路与运河东路的新建道路,2003年5月报经无锡市政府批准,为区别新旧图书馆,寓意“钟爱图书”,该路被正式命名“钟书路”。文华路/运河东路丁字路口道路指示牌上,正确标注着右转弯后前方与文华路并行道路为“钟书路”。但就在新图书馆西侧、“钟书路”与“青年路”交叉口南新设置的道路指示牌上,却把“钟书路”错标成“图书馆路”。将“钟书路”与“图书馆路”两条南辕北辙的道路错标成同一路名,或许是相关人员见路旁新图书馆大楼“望楼生义”了吧?
钟书路/运河东路路口右转弯后沿运河东路向北,依次与太湖大道、永和路、永乐西路(盛新大桥/建筑路)、永丰路等道路相交。但路口道路指示牌上标的却是“太湖大道”、“红星路”,“盛新大桥”等重要路网讯息却并未标出。
与10多年前道路命名、指示牌设置滞后现象不同,“有名无路”现象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位于无锡博物院东、西侧,南起文华路,北至钟书路的规划“文翰路”、“文博路”,仅为长150米、宽14米的广场南片文化商贸中心内部通道。具体位置在正紧张施工的“茂业城”二期和规划“九龙仓”商贸大楼之间。这两条路起码要等二三年后,两幢大楼建成后才会开建。如今“二路”现场仍是机声隆隆的基建工地,南北两端被工地围墙封闭。然而,“文博路”路名,却已堂而皇之登上“钟书路”西端的“道路指示牌”。这种“有名无路”现象,在太湖新城及城区外围几个新城片区也不同程度存在。
有关人士建议,为降低设置“道路指示牌”的工作量和成本,充分发挥“道路指示牌”为群众日常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服务的功能,不妨在制作“道路指示牌”时,将相关地名讯息“一次性”全部标注到位,对那些尚未建成(开建)、或还不具备通行条件的道路,暂时用不干胶纸将相关路名覆盖,日后再适时揭开,不能图省事导致“有名无路”。负责“道路指示牌”设置的相关部门,事前应就有关道路名称、建设情况等,咨询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