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难,尤其高峰点,拒载多,让沈阳市民头疼。近日,沈阳挥重拳治理出租车拒载问题。之前本报向读者征集建议,并把100余条建议交给了沈阳市交通局。
如今,新的治理举措出台并已经实施两日,交通部门表示,拒载现象有所下降,但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打车难现象依然存在,尤其在出租车交接班的高峰时间更是这样。
市民建议:暂停服务牌能否换成“导向牌”?
新举措中沈阳市交通局规定“从业车辆确实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载客的,应当悬挂暂停服务标志牌”。目前暂停服务牌还在通过出租车公司逐步发放中,但并不是所有的出租车都得到了暂停服务牌。有市民提出:有了暂停服务牌会不会导致出租车交接班点更难打车。“晚上五六点钟原本打车就难,如果出租车都打起了暂停服务牌,那不是更打不到车了?能不能把暂停服务牌改成导向牌呢?上面明示交接班区域和时间,我们的目的地在交车地点附近就可以打车。 ”市民刘红雨建议。
记者调查发现,在国内,比如西安、绍兴、哈尔滨等地都已使用交接班导向牌。昨日,记者采访到沈阳市交通局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罗秀颀,对此,他表示担忧,因为方向指示牌所提供的方向是一个区域性的方向,不是公交车那种具体的指定站点,反而给司机提供了拒载的借口。“比方说他牌子上写的铁西方向,你说去北一路,他可能会说,我要去的是滑翔方向的铁西。 ”
出租车司机:导向可以更明确
对于罗秀颀的担忧,出租车司机王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可以让导向牌上的地址更详细,这样能更好吧。 ”
昨日,记者采访到西安的一位的哥,对于导向牌,他说刚开始每天都用,后来出现破损,也没再发新的,还有的乘客看不清字拦下车就要上,时间长了就觉得用不用导向牌无所谓。不过,大部分的哥和市民表示,从实际情况来看,使用交接班导向牌可以为司机和乘客双方带来便利。
您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您对如何能真正让打车容易有什么建议?请继续拨打本报热线(024)9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