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城市空间文化及其实践

2009-04-14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城市空间文化及其实践

1、城市之“底”



1.1回溯城市之“底”



  (1)作为权力依附地的古代城市之“底”。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古代城市其权力机构以政权、神权、民主政体等不同形式呈现,拥有越高权力的城市越能直接体现权力的意志。作为权力依附地的古代城市,对于权贵,城市之“底”,一为获得供给,二为防御;对于一般民众,城市之“底”,则是赖以生存之所。



  (2)作为商业交换地的古代城市之“底”。以商业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多位于重要的交通路径,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交换也演变为各阶层人所共享,规模较大。城市中有市、街等一系列便于贸易交换的场所,城市结构布局突破作为权力依附地的城市特点,往往更加自由,普通民众的活动范围较大,地位也较高。作为商业交换地的古代城市,权贵与普通民众由于存在共同利益,他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其城市之“底”,是商品经济的载体。



  (3)作为物质财富创造地和大多数人生活世界的近现代城市之“底”。1933年的雅典宪章代表了100多年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探索的思想总结,“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功能的合理分区,被认为是创造财富、并解决城市无序问题的最佳方法。作为物质财富创造地和大多数人生活世界的近现代城市,其城市之“底”,是创造财富和营造形式上的有序空间。



1.2城市之“底”的本质



  虽然古代也有城市规划,却与近现代城市规划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是设计者的角色与设计目的的不同。古代城市,设计者完全为权力阶层服务,塑造符合权力阶层需要的城市。近现代城市,权力于民众产生,设计者更多的是直接或间接为民众服务,将城市塑造为高效运转的创造财富的机器;相较于没有城市规划的古代城市,近现代城市则没有了可以自然生长、活力常在的有机形态。因此在不同的建设方式之后,实际上是城市居民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最终产生了不同的城市形态。



  有趣的是,这三类不同的城市之底却都隐含了一种基本关系,这就是作为居民生活世界的城市。作为权力依附地的城市只是一般民众赖以生存之所,然而在俯首称臣、遵守规制以外,普通民众也极力在自己的一隅世界中营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形态,比如在规制森严的都城里依然形成了花样繁多的民风民俗,甚至在为权贵服务之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向往。



2、城市之“底”与当代城市之“底”



  综上所述,构成城市的最基本关系、即城市之“底”由以下三方面所构成:首先,城市是居民点,是所有城市居民的生活世界;其次,城市中的人与人之间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组织在一起的,从而形成城市社会体制;最后,城市居民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最终产生各类城市形态。



  那么,当代城市之“底”是什么?



  首先,城市仍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世界。由于人们既希望能在地球村任意漫步,又渴望安全、稳定和怀旧,因此不同于古代城市与近现代城市,此生活世界以静态和动态两种形态出现;忽视静态特征者,会被斥为非人性化,忽视动态特征者,则跟不上时代需要。



  其次,仍然是创造财富之地。此财富兼具有形和无形财富,一方面满足城市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人类探索世界的储备,人类整体自由意志将驱使其沿着量子阶梯继续上行和下行,探索“生命禁区”和浩瀚宇宙。城市社会体制最终会与此耦合。



  最后,城市体现出有机生长、良性循环的城市形态。将自然当作“为我”之物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从二战一直到“9·11”事件,这些人类异常行为都促使人类整体认真反思历史,历史研究已不再仅仅限于客观陈述,对历史、历史与现在历史与未来的关系认识成为研究重点。城市与生活其中的居民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因而城市将被融合于自然、历史与人类社会之中,可以有机生长、良性循环,获得协调健康的发展。



3、“底”与“非底”



  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体现着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城市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体现,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比如,规制森严的中国古代城市中出现的师法自然、寓情山水的私家园林;西方社会近代科学革命时期卢梭发出的回归传统农舍的不和谐音;在欧洲城市化初期追逐利益的浪潮中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等等。



  因此,城市之“底”也不可避免地体现着理性与非理性的综合,任何片面强调城市作为生活世界、或作为社会经济物质载体等单极特征的见解都是不正确的。当代城市之“底”中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力量更为均衡、甚至相互融合,而这正是当代城市的最显著特征。



  城市之“底”体现着城市的最基本关系,而城市的现实世界则在此基本关系基础上,主体、客体、主客体之间表现出现实的复杂关系;在当代城市由于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融合,这些关系更为错综复杂,表现出多元的非线型的特征,整体不再是部分之和。现实世界是包含着“底”的“非底”。



4、有底之思至无底之思



  城市规划工作,作为现实世界的“现实作为”,越来越体现出“经验与技术混合”的特征,这种实践是不断“与现实进行对比、踌躇”而做出的决定。现实世界表现出日益复杂、混沌、非线型等相关特征,迫使我们在现实作为中必须以“有底之思”为基础走向“无底之思”。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我们的现实作为应突破惯常的规划方法和控制程序,从制定蓝图、规划实施、规划体系、社区规划到技术运用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



  (1)因地制宜;(2)远期理想方案与近期实施方案结合;(3)放远目光与强调细节结合;(4)过程控制;(5)适时调整目标;(6)平衡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生活的负面影响的公共参与;(7)现实与历史的缝隙弥合、城市与自然的缝隙弥合、异质人群的缝隙弥合;(8)塑造合理的多样性的城市空间;(9)有针对性地积极地采用新技术。



5、以居住环境建设为例的现实作为探讨



  在此具体地以居住环境建设为例,阐述现实作为从“有底之思”走向“无底之思”的必要性。



  居住环境的建设落实下来,即是各类住区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使用等一系列过程的综合,而“有底之思”即是指以“当代城市之底”为依据。我们相应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人有舒适的住房,优美的外部环境,便捷的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体系,完善的社区组织和管理,科学选址,建设注重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具体落实的时候,我们又常常困惑于这样一些问题:“舒适”的标准是什么?“优美”的程度又是什么,如何评价住区的美学价值?同样,“便捷”、“完善”、“可持续”,甚至“科学”这样的词语都存在具体落实时的把握问题。由于城市建设的历时性、过程性、特定区位性、特定对象性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因此不再有恒定的标准,只有“适当”“适时”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必须在对现实世界的条件、潜力和需求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才能确定。也就是说,在“非底”的现实世界中,以“有底之思”为目标,“现实作为”的路径选择的重要性。“无底之思”的努力将最终指向“有底之思”、乃至超越“有底之思”。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龚滩古镇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工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