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拟推五种人车“新走法” 征集市民意见中

2009-03-08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郑州拟推五种人车“新走法” 征集市民意见中

 

  1

  施划斜交人行横道线

  作用:非机动车与行人可斜穿马路(如下图)

  2

  设置可变车道

  作用:提高高峰时段车流通行能力

  3

  施划路口错视标线

  作用:车辆进入路口后减速从而减少事故

  4

  施划交替通行标线

  作用:车辆并道行驶时按标线交替通行

  5

  设置自行车左转待转区

  作用:机动车左转时自行车也可左转

  说明:行人从A路口到B路口,老路线 耗时长,新路线 耗时短。

  行人、非机动车能不能斜着过十字路口?机动车有左转待转区,对非机动车能不能也设置左转待转区?两个车道突然变为一个车道的路口,能不能规范车辆交替通过?郑州市交警支队通过在路口、路段实际考察,并参照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交通管理经验,拟在郑州推出“路口斜交人行横道线”、“路段可变车道”、“路口错视标线”、“交替通行标线”、“自行车左转待转区”等5种新的交通管理措施。昨日下午,交警支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高校交通问题专家组成评审团,评议拟推行的5种新措施。

  【新措一】

  人行横道线斜着穿路口

  试点:人民路与太康路交叉口

  在十字路口,斜着划两条对角线,专门留出绿灯时间,让行人从一个角沿着斜线直接走到斜对角,从而减少行人过马路的时间。这是郑州警方借鉴外地经验,拟推出的第一个改革措施。

  交警支队科研所所长刘世中介绍说,斜交人行横道线主要应用在人流、非机动车流通行量较大的路口。在施划斜交人行横道线的路口,红绿灯各方向的时间周期也会随之调整,会专门设置供行人通行的信号灯,行人斜着穿过路口时,4个方向的机动车面对的都是红灯,须停车等待。非机动车可与行人一起斜穿马路。

  经过调查,警方初步准备在人流量与非机动车流量非常大的人民路与太康路交叉口试行路口斜交人行横道线。斜穿路口的两条人行横道线分别长12米和17米,拟设绿灯时间为25秒。

  在措施施行初期,警方将安排多名协管员、民警维护好路口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秩序。若运行效果良好,将在陇海路与大学路交叉口、中原路与嵩山路交叉口、陇海路与京广路交叉口进一步推广。

  [声音]对此,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省畅通工程专家组成员徐晓慧认为,路口斜交人行横道线体现了交通以民为本。但是,行人过路口时,不是等绿灯亮起了排好队一起过,而是零散地、无组织地过,在红灯亮起时,将会有行人没有穿过路口,既会阻碍机动车通行,又不安全。她建议在路上设置安全岛,行人万一过不去,可以到安全岛中避让车辆。

  【新措二】依交通流量设可变车道

  试点:中原路地下道由西向东方向辅道右车道据刘世中介绍,郑州交通早、晚高峰时段

  “潮汐”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中原路,早高峰时段由西向东车流量大,晚高峰时段由东向西车流量大,中原路地下道经常拥堵。通过实地勘验与论证,警方拟将中原路地下道由西向东方向辅道最右边的一个车道设置为可变车道,并在京广路与中原路交叉口、地下道进口、地下道出口3处设置可变车道显示信息板,早高峰时将辅道设为两排直行车道,提高路口由西向东方向通行能力。因为主道要满足公交车通行,仍为1直、1右车道布置。通过设置可变车道,可以提高高峰时段东西方向车流通行能力。待一段时间运行正常后,将逐步在花园路、中原路,金水路、京广路铁路涵洞等路段推广。

  [声音]一名人大代表认为,实际上,此前交警在金水路与经一路交叉口、金水路与东明路交叉口等处已经做过可变车道的尝试,这些路口的左转道在高峰期都变成了直行,实际效果很好。他建议,具体实施之前,要提前设置可变车道引导标志,在进入中原路地下道前就明确告知司机前方路口车道行驶方向,以免司机突然发现车道变更而不知所措。

  【新措三】标线变视觉降速减事故

  试点:金水路与新107国道交叉口

  针对市郊路口、高速公路出口处,司机没有减速习惯,车速高常引起交通事故的现象,交警拟施划路口错视标线,通过错视标线的视觉效果,达到车辆进入路口后减速从而降低事故的目的。交警拟在金水路与新107国道交叉口金水路方向施划错视标线,并重新布置路口导向车道、调整信号设置。根据运行效果,考虑在金水东路与东风东路交叉口、黄河东路交叉口以及郑开大道部分路口施划错视标线,预计能降低路口事故60%。

  [声音]一名政协委员认为,相比减速带,错视标线经济实用,唯一的缺点是标线较宽,挤压道路空间,使原本4车道的路面只能变为3个车道。

  【新措四】路面宽变窄车辆交替行

  试点:金水路与陇海铁路交会处西侧

  在进出立交桥匝道附近,由于车辆并道行驶,拥堵、排队现象时有发生。为使车辆有序通行,避免因相互抢道引发交通事故,交警拟在立交桥匝道并道处,施划交替通行标线,提前告知司机即将并道行驶,交替有序通行。经过调研,交警将在金水路与陇海铁路交会处西侧的百米左右路段设立“试验田”,因为由于桥墩的影响,该处从西向东的车道突然由两个变成了一个,车辆你争我抢,经常发生事故并引起拥堵,成为金水路的瓶颈。

  据介绍,在施划“交替车道”后,由西向东两个车道上的车辆在挤向一个车道时,要按照车道交替通行,一个车道过一辆,另一个车道再过一辆。“这种方法又叫‘1+1’交替通行法,适合在宽进窄出的路面上应用。”交警支队负责人说。在施划后,交警将安排警力合理调节交通流,此后会逐步在“四桥一路”沿线、环道立交沿线推广。

  [声音]“理论上很合理,实际操作难度太大。”一名与会人员直言不讳。他认为,交替通行靠的是司机自觉,而现实是,在交通拥挤时,司机见缝插针,别说仅靠标线控制,紫荆山立交桥上桥口靠隔离锥控制,仍然无法做到“1+1”。

  也有人称,具体实施时,警方前期应加强管理,派专人在路口执勤,引导车辆通行。后期可以设置电子警察,对抢道车辆经济处罚。

  【新措五】左转待转区“惠及”自行车

  试点:建设路与桐柏路交叉口

  郑州现行的自行车左转通行方式为“二次等待”,两次直行才能完成左转,通过路口时间较长,不利于非机动车快速通过。交警拟通过设置自行车左转待转区,缩短路口左转自行车通行时间。交警准备在建设路与桐柏路交叉口施划自行车左转待转区,这样,在机动车的左转信号灯变成绿灯时,自行车也可以左转。为解决左转的自行车和右转的机动车冲突问题,交警还将把最右侧的一个车道规划为机动车道,而把右边第二个车道设置为非机动车道。如果条件成熟,在建设路、紫荆山路、经三路等众多路口都将推行。

  [声音]与会人员认为,该措施将极大方便骑车人,提高整个路口的通行能力。缺憾是左转的自行车与机动车速度不一样,共用一个灯后,会出现机动车过完了,自行车还在路口,从而影响直行的机动车。

  有啥好想法随时打电话

  省交警总队科技办主任宋春说,将在郑州街头出现的技术试验点,只是交警近期为挖掘道路资源作出的尝试。但是,凡改革都有风险,也许甚至不如从前,需要在实践中调整。

  “交通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改革的目的,是方便更多的人更好地走路。”交警支队支队长常志军说,下一步,交警将在立交桥禁停区、立交匝道信号设置、彩色人行横道、遥控可变车道、自发光车道指示牌、平面交通立体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如果市民有啥建议,可拨打郑州市交警支队长热线66515555或发送邮件至电子信箱zzkzzx@163.com,交警部门将根据市民建议调整方案。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一个月内 两岸汉语拼音先“统一”(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