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只有老馬識途的居民才知道,必須轉入蒲種工業園后,才可看到體育中心的迷你路牌。 |
(蒲種2日訊)耗資逾900萬令吉打造的蒲種青年之友體育中心,體育設施應有盡有,可是卻“隱藏”了入口進,讓蒲種人摸不到門路。
居民投訴,他們常經過該體育中心,但因為沒路牌指示如何進入該中心,找不到“門路”,嘆息無緣使用該體育中心運動設備。
他們希望有關當局,包括管理該體育中心的青年與體育部和梳邦再也市議會,在大道沿路邊置放明顯指示牌,方便公眾找路。
據悉,目前蒲種區內大型運動中心只有兩間,除這座位于蒲種12哩半白蒲大道旁的青年之友體育中心,另一體育中心坐落在蒲種公主城,都是羽球愛好者好去處。
居民指出,由于公主城羽球館屬私人管理,租用球場收費相比下,自然也比由青體部所承建的青年之友體育中心來得高,儘管如此,該羽球館還是天天爆滿。
基設沒規劃好
居民希望,可以租用青年之友體育中心各球場進行各球類運動,以強身健體,可是卻面對苦無“門路”進入該體育中心,盼望當局關注。
尤其是青年及體育部,一邊廂鼓吹國民多做運動,提升健康生活水平,可是另邊廂卻沒有很好規劃體育中心基設,使人民往往無法從中受惠。
《中國報》接獲不少蒲種居民反映有關體育中心大門“深鎖”,使居民摸不著“門路”進入,租用體育設備問題后前往巡視,發現在該中心沿路確實沒有指示牌,教導公眾如何前往該中心。
記者發現,體育中心管理層僅是在大門置放“請使用后門進入,前門僅是作為緊急或官方節目時開放使用”,然而卻沒有告訴民眾,后門怎麼去?
若不是體育中心慣用者,一般民眾可能必須在大道沿路上尋找入口處,因附近的大道路牌也沒有提供體育中心方向指示訊息。
高祥威:位處大道旁
交通繁忙迫走後門
![]() |
耗資逾900萬令吉興建的蒲種青年之友體育中心“沒門進”,蒲種居民望門興嘆! |
他說,大道交通繁忙,公眾轉進轉出體育中心時,會險象環生,公眾受促使用后門進入該中心。
他說,他曾針對有關中心沒有明顯進口指示牌,而自費製做指示牌置放路旁,可是置放不到數個月,不知為何被大道公司拆走。
無論如何,他將針對居民有關投訴向青年與體育部反映,以便當局與梳邦再也市議會協調,向后者申請置放指示牌,方便民眾尋找體育中心后門入口。
他說,該體育中心大門並沒有深鎖,僅是作為“禮節門”,即是只有在進行大型活動或遊行節目時才會開放。
“在平時,由于該大門路面向白蒲種大道繁忙交通轉彎處,面對交通危機,因而必須關閉,以策安全。”
開放公眾使用
他指出,有關體育中心除提供各類運動設備,也設有住宿讓外埠運\動員進行培訓活動。
他指出,該體育中心除了開放給公眾使用,也提供青年培訓活動,以及作為雪州及八打靈縣青體部的辦事處。
“該體育中心使用率相當高,幾乎每天都爆滿,尤其在近兩個月來,不少外州運動員前來進行培訓,反而是本地居民較少使用。”
他相信,無法吸引本地居民使用該中心其中一原因,可能是居民不知道該中心有開放讓公眾使用,及找不到入口所致。
蒲種山莊士令迪路口
欄杆傾斜居民怕怕
蒲種山莊士令迪、蒲種市中心宏愿花園銜接柏西蘭宏愿方向路口的高度限制欄杆,再度傾斜,居民路過大喊怕怕!
居民投訴,有關欄杆上週開始輕微傾斜,不料不到一星期,情況惡化,欄杆越來越傾斜,眼看就快要倒下。
居民擔心萬一限制欄杆不支應聲倒下時,不幸有車輛經過,后果將不堪設想,尤其是在晚上,更不容易發現欄杆倒下,造成容易出車禍。
據悉,有關銜接路早期開發時,被發現路口處在汲水區,以致工程進行時,也填了許多山泥,以確保土質穩固性;而梳邦再也市議會也不時跟進,確保工程不會帶來任何后遺症。
不料有關銜接路限制欄杆在去年5月甫通車不久,即往下沉,市議會承包商也即刻進行搶修。
恐壓傷路過者
馬華金鑾區服務中心主任高祥威接獲居民投訴,前往巡視該銜接路限制欄杆時,發現欄杆洋灰混凝板已撬起,底部清楚可見,情況危急。
陪同巡視者包括馬華蒲種再也南區支會主席李志亮及該支團團長陳俊華。
由于欄杆傾斜度有約20至30度,居民擔心限制欄杆若經不起近日連綿豪雨,分分鐘倒下壓傷路過者,甚至帶來致命車禍。
高祥威針對此事已即刻聯絡市議會工程組,要求派人前來搶修傾斜欄杆。
市議會工程組承諾會在今午派出官員前往實地視察情況,並促承包商于下週馬上維修,把限制欄杆扶直及修好撬起的洋灰混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