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发生转变的时期,辉县市为提高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完善技术服务网络,如今已踏上了“四化”征程。
一是机构标识化。市站投资500万元新建了大楼,大楼设计5层,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全市投资450万元,22个乡镇全部新建或改建成自成单元、环境优美的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其中高标准16个。2006年以来,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为契机,市站和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了标识化,达到了“八个统一”,即外墙标识统一,内部氛围统一,宣传标牌统一,科室门牌统一,人员服装统一,医疗文书统一,服务程序统一,管理制度统一。
二是科室合理化。在科室设置上,市站按照科学设置、合理布局的要求,设置了女性检查、治疗室、咨询室、检验室、B超室、手术室、消毒室、药具展示室、人口早期教育辅导室、视听室、科普室等24个科室,内部设施齐全,布局合理,达到了河南省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装备标准;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由市人口计生委统一规划设计,全部建立了女性检查治疗室、咨询室、B超室、乳检室、消毒室等科室,做到了科室设置齐全、面积适宜、布局合理。
三是设备现代化。市站投资75万元,更新了透视机、手术床、B超机等医疗设备。投资40多万元,购置了妇女蓝氧治疗仪、彩色红外乳腺诊断仪和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血凝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仪器。投入30多万元建立了高标准的洁净层流手术室;各乡镇也都加大投入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购置了血球分析仪、波姆光治疗仪、乳腺诊断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四是人员专业化。市站通过严把“三关”,建立三种长效机制,推行职业化,逐步实现了技术人员的专业化。严把“三关”,即严把学历关、用人关和培训关。规定凡年龄在35岁以下的3年内要达到大专以上学历,40岁以下的2年内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否则待岗学习,直至达到学历要求。凡新进人员必须是大中专院校毕业,专业为医疗或宣传专业,否则坚决不予录用。各乡镇计划生育工作人员14人,其中技术人员5—10人。2006年以来,在全市推行技术队伍职业化建设,设立了管理类、技术服务类、工勤类。下设七个岗位,即综合管理岗、宣传教育岗、生殖健康技术服务岗、生殖健康咨询岗、药具管理岗和工勤岗。(辉县市人口计生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