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架路,车流滚滚;它两侧的楼宇,则成为广告商大显神通的地方。殊不知这些广告在争抢“眼球”的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记者日前在上海部分高架道路上对此做了实地探访。
记者驱车从茂名路上匝道,沿着延安高架往虹桥方向行驶,“某某饭店”的招牌首先映入眼帘。行驶数百米,只见“某某楼盘”和“某某银行”的大型灯箱广告在前方闪烁,十分耀眼;不一会儿,前方道路两侧又是“某某地产”、“某某园”的霓虹灯广告在闪烁。
南北高架、环线高架的情形也与此相似,几乎每行驶1分钟,就有好几块大型巨幅广告牌扑入眼帘。记者仿佛置身在广告的世界。
据了解,上海目前户外广告的形式已超过40种。专家认为,其中大型的灯箱广告和闪烁的霓虹灯广告最有可能导致司机分心。
有着多年驾龄的大众出租公司司机张先生告诉记者,对于技术熟练的老司机来说,这些广告牌的影响不大,但一些新手在高架上行驶时,看到高架两侧一闪一闪的霓虹灯,忍不住会多看几眼,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在夜间。
有调查显示,25%的司机承认,他们开车时,曾被路边广告牌所吸引,并因此分心、开小差甚至偏离车道。
同时,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伪指示牌”,也危害着行车安全。据驾驶员刘先生反映:近年来,道路上的“蓝底白字”、“绿底白字”的指示牌多了起来,远处看,它们和一般的交通指示牌一模一样,但走近了才发现是一家宾馆或者医院的指示牌。一些驾驶员抱怨说,这样的伪“交通路标”会造成司机的视线混乱。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张立军递交了“对马路上擅自设立冒牌路标行为加以规范”的提案,建议尽快明确管理部门,对路标的设置进行统一协调、审批,以加强对马路上“冒牌路标”的整治。提案提出后,市政管理部门表示,将会加强对“冒牌路标”的整治。该部门还根据委员建议,就“非公路标志管理”专门启动了研究课题。
近日本市发布的《迎世博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计划纲要》称:本市将清理4.7万块户外广告,基本做到市政设施内(除主要规划明确的广告展示区外)无商业广告,但愿这一整治行动,能够还行车人一个安全、舒适的视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