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松水、雾凇雪国、异域边疆、草原湿地……
如何让吉林的秀美揭开面纱?如何让吉林的旅游真正发展?吉林省旅游局在第四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来临之际提出:吉林省的旅游业要紧紧把握博览会的契机,不断创新思路,大动作、大手笔、大投入,全力打造吉林省旅游特色精品,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吉林、了解吉林。
细节
吉林旅游从路标做起
外出旅行的人都知道,一个景点是否能让人体会到惬意,最重要的其实是在细节。
“我们从路标做起!”作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年”,吉林省在2008年全面启动了旅游标识、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家标准,借鉴国内、国外系统完整的旅游标识指示系统,设立规范的景区道路交通指引标识,并逐步在全省推广。
与此同时,白山市旅游道路标识全面完工,安图县完成至二道139公里处23块旅游标识的设立,敦化市在201、302国道和城区内分别设立了42块道路标识和69块城区标识,桦甸市已经完成道路标识的设计工作……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吉林省旅游局将对今年7月份之前规范完成设立景区道路交通指引标识的地方给予补贴,重点扶持一批3星级以上的旅游厕所建设和停车场建设。
力争
北京到长白山夕发朝至
“路标让游客明明白白,交通也得做到方便快捷。”
在投入力量进行路标建设的同时,最近,吉林总投资5.5亿元的白山长白山机场也已经投入使用,通往长白山的两条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设中。一旦建成后,从长春开车到长白山,只需3个小时左右。
同时,东边道铁路吉林段也将在年底全线贯通,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工对继续推动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吉林省有关方面正在和铁道部协商,争取建设从北京到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的铁路客运线,如能获得批准,建成后从北京到长白山将实现夕发朝至。
当然作为旅游,最终要的还是景点的建设。
据介绍,近年来,在博览会的推动下,吉林省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不断强化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产品开发,尤其是长白山基础设施建设,净月潭、松花湖、向海、莫莫格、查干湖等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集安高句丽文化遗产、伪满皇宫复原工程、长影世纪城工程等项目,对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发挥出明显的推动作用和拉动效应。2001-2005年,全省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50个,共完成投资250亿元。
未来
支持境外企业
辛勤的付出终究会得到回报。“十五”以来,吉林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据吉林省统计局统计,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由2000年的5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29亿元,五年翻了两番,相当于全省GDP的6.34%。
目前,全省各地依托资源和市场,将选择一批起点高、带动性强、发展后劲大的项目,并争取与有实力的境外企业集团开展旅游度假区、温泉、滑雪场、高星级酒店等项目合作,组织项目建设单位面向国外、省外和社会进行招商。省旅游局正积极筹建旅游项目库,创新引资方法,开展委托中介招商,境内外叩门招商,通过举办专业网上招商会,联系一批沿海发达地区的投资商赴我省考察。同时要求各地按照“一流的设计、一流的项目、一流的投资商”要求,选择一批起点高、带动性强、发展后劲大的项目,认真组织旅游部门和企业参与“东博会”招商,做好项目推介和洽谈。争取与有实力的境外企业集团开展旅游度假区、温泉、滑雪场、高星级酒店等项目合作。
计划到“十一五”末期,旅游业收入将要突破600亿元,相当于全省GDP8%以上,成为吉林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可以说,吉林省旅游业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产业转型期、战略提升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