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大代表建议 路牌能否“数字加地名”
“广州的路牌是给熟悉路的人用的”,昨日上午,市人大会议分组讨论的最后一场,部分天河代表团代表将矛头对准了路牌。有人大代表建议,参照美国的方法,用数字对道路进行标识。
首先“开火”的是前几天一直较少发言的列席代表刘小锋。“珠三角的车基本不敢开进来”,刘小锋说,广州的路牌是给熟悉道路的人用的,不认识路的人很难看懂。由于车不停在跑,犹豫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正确的路口。他认为,路牌设计应当从司机的角度出发。他建议,广州应该借着此次改造路牌的机会,参照美国的方法,对路口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标记。
“某些部门是有利益在里面的,都想把自己的名字挤进去”,该团的市人大代表、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刘敬军说,确实有因为路牌设计不合理导致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事情。他说,目前的路牌是按照国家标准来制定的。
现场一位代表也表示,路牌系统有多种问题,有的是人性化做得不够,有的是利益集团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考虑。“他们做也是按技术标准作,但是技术标准可能滞后了,这人性化需求跟落后标准的矛盾。”
对于要数字化的提法,刘敬军有不同意见。“你说的那个用序号,老广州可不是这么看的,(路名)在我心里很长时间了,是个历史文化。”
“老广州不用看数字就认识了”,“地名也要,数字也要”,代表们七嘴八舌。代表刘小锋和邹榛夫都认为,数字与地名可以并存,并不矛盾。
这次的交通标志牌有没有可能很大改进?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刘敬军说,交警只是提建议的部门,不负责路牌设计。他说,新的标志牌会加强方向的指引,但是也要按照国家标准去做,会考虑结合广州市的情况。有人大代表则认为,广州在路牌设计上要敢于先行先试,与国际接轨,这样才符合国际大都市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