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上海南站地区硬件将进行整体“升级”。记者昨天从南站管委会获悉,三度更新换代的各类指向标识达83块,将涵盖新增的商场、银行、医疗站等公共服务性功能场所。长途客运下客处无出租车扬招点的“老大难”问题,也将于4月20日前解决。
破解“找不着北”难题
上海南站地区的标识牌已经历过两轮变革。南站刚启用那会儿,指示牌曾被称为“找不着北”。 2007年开始,南站管委会着手求变——请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方面的专家,对指示牌的颜色、字体进行了统一的规范。
比如,指向地铁1号线的标识,就用红色,指向地铁3号线的,则用黄色。又如,在指示方式中特别运用了三维指向的方式。简单说来,就是地下、地上区域各一张图,然后再配局部放大地图。这样乘客不仅能明白自己所在区域处于什么位置,还能清晰地了解他在整个南站地区的方位。
去年6月,覆盖全部出租、地铁、公交、长途客运、铁路等六大功能区域、二度更新后的标识牌正式完成并通过验收。每隔10米就有一处,字体颜色整齐,且数量比此前增加近一倍,有效破解了“找不着北”的难题。
不过,最近半年,南站地区出现了一些服务性场所,如商场、警署、银行、医疗站、公共厕所,一些公交线路增加或调整,均未在指示牌上反映出来。“三度‘变脸’要改进的是以上方面,且增加英语注释。”南站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宋长春说。
“变脸”指示牌中,对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指向,也作出修正。 “比如从南方引进的‘出租车蓄车场’的用法,这里原意是指停车场及相关出租车候车区两块区域。但一些乘客,往往将此误读为停车场。 ”宋长春说,“因此,此次标识修正将对此进行统一明确。地下停车区域统一冠名‘停车库’,地上则以‘停车场’标注。 ”
目前,标识更新尚在施工中,预计本月20日完工启用,更换或新增的各类面板共计达83块。
长途客运增加扬招点
除了标识牌更新外,另一 “老大难”问题——长途客运南站缺少出租车扬招点,也将于本月20日前彻底解决。此前,市政协港澳委员、香港昇和集团董事长邓日燊,曾在去年上海“两会”时提案反映这一问题。
长途南站日常开行班次900辆左右,发送旅客近1.8万人左右。根据委员的实地调查,旅客出了长途客运站即可到达石龙路,但人行道和马路间被隔离带围住。要想扬招出租车,必须拖着行李,乘自动扶梯进入地下通道,穿行近1000米的地下通道。邓日燊观察到,一些想走“捷径”打车的旅客,选择冒险违规“负重跨栏”,到石龙路拦出租车。
这一难堪的现状,将在本月20日彻底解决。目前,长途客运下客处前,已竖起一排长约35米的候车亭。与之相匹配的是,一旁宽两车道、长250米的出租车候车区,从石龙路一直蜿蜒至柳州路。这两大区域利用的是原先的非机动车道和站前广场,新候车厅启用后,旅客打车将避免“长途奔波”。
结合此前已有的扬招点,南站地区打车点将增至4个,将由协管员分四班现场管理,基本实现与列车到达时间衔接。管委会也已与海博出租汽车公司建立了出租汽车应急联系机制,一旦发生出租汽车缺车等问题,将及时增派车辆。
上海南站歧义指示牌全部“下岗”
2010-04-15 08:42 点击:523
[摘要]上海南站歧义指示牌全部“下岗”